VOCs監測行業火熱,PID傳感器迎來良機
更新時間:2022-01-20 點擊次數:967次
隨著各重點行業排放標準的陸續頒布實施,以及VOCs排污收費制度的制定,VOCs監測行業已駛入發展快車道。業內人士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VOCs治理行業市場規模將達逾1000億元,年復合增速將達22%。其中,VOCs監測行業將在未來三年迎來快速增長,并從近千億的治理市場中*獲益。
作為四大總體污染物之一,VOCs相對脫硫、脫硝等市場起步較晚,2010年才將VOCs列入大氣污染防治范圍。據中國能源報此前報道,所謂VOCs揮發性有機物,即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于70Pa、常壓下沸點在260℃以下的有機化合物,或在20℃條件下蒸汽壓大于或者等于10Pa具有相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
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VOCs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VOCs治理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化工企業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另據環保部公開數據,我國人為源VOCs排放量呈快速增長態勢,對區域復合型大氣污染影響較大。因而,國內對人為源VOCs的監測和治理就顯得迫在眉睫。
從“十二五”到“十三五”,VOCs政策治理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進程,相關政策進入密集出臺期。來自中國經濟周刊的報道消息稱,2013年至今,國家陸續發布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規劃》、《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等多項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
具體來看,VOCs作為環境監測中重要的細分領域之一,VOCs監測的市場空間主要體現在空氣質量監測和重點領域污染源監測兩個方面。僅在空氣質量VOCs監測方面,“十二五”國家環境監測方案已經要求“國控點”安裝VOCs監測設備。而一些領域已經涌現出VOCs監測市場的商機,如汽車、化工等行業的需求、全國重污染天氣預警系統建設帶來的數億元需求等等。
與此同時,一些省市的大氣污染防治計劃也將VOC監測與治理納入工作重點并安排了資金投入。保守估計VOCs城市空氣監測設備需求近80億元,工業園區潛在需求或達500億元。如果考慮到未來排放標準提高、監管行業與區域的擴大,則VOCs監測市場容量將會進一步增大。國內機構預測,政策驅動下的VOCs監測將成為未來大氣污染防治市場的新增長極,并遠超傳統治理領域的市場范圍。
而第三方運營服務將會成為今后VOCs監測的發展趨勢,誠如重點企業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實施的VOCs回收和末端治理的投入。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VOCs治理與監測市場的技術儲備與立法尚不健全,市場仍處于藍海階段。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VOCs在線監測技術規范,致使目前VOCs在線監測技術方法駁雜,良莠不齊,市場混亂。
也正基于此,眾多業界資深人士呼吁,國家應該進一步加大投入,進行檢測分析設備研發,盡快完善VOCs檢測分析方法體系。并盡快頒布統一、完善的VOCs監測方法和規范,以及重點行業污染源排放清單,促進VOCs監測、治理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檢測VOC常見的有三種方式:PID檢測,FID檢測及氣相色譜儀檢測,其中PID和FID都是用來檢測VOC氣體總值的,在混合氣體環境中不能檢測出單獨某一種VOC氣體。氣相色譜儀可以測出具體某一種voc氣體,但是價格昂貴,且體積龐大。